均线,是基础的技术分析方法,当然是经常使用的技术分析方法。我们经常听到讲“突破某均线”、“回踩某均线”、“修复某均线”,其实这就是葛南威的买卖法则。还有“金叉死叉”、“均线粘合”、“多(空)头排列”等,这是多均线分析。
均线的分析方法,简单分类为:1.单均线分析,研究价格与均线的位置关系。2.多均线分析,研究均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形态。
在研究均线之前,先强调一点,均线适用于趋势行情。如果不是趋势行情而是震荡行情的话,策略和方法就不一样了。
一、单均线分析——葛南威买卖8法
一轮行情的循环中,下跌趋势的逆转,新的上升趋势开始、延续、结束,再到上升趋势的逆转,下跌浪开始…...
在价格运动过程中,均线跟踪着价格运动,表面上看是价格围绕均线运动。而这种表象,必然会出现价格突破、回踩(抽)、破位修复等。
图注:难得找到个好的图,如果②③,⑥⑦的顺序反过来更好。
葛南威买卖8法概要:
1、当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局或上升,而价格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为买进信号。(突破)
2、当价格虽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保持上升势态,还为买进信号。(回踩)
3、当价格趋势线走在平均线上,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并且立刻反转上升,亦是买进信号。(破位修复)
4、当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亦为买进信号。(超跌反弹。一般不建议考虑,成功率较低,风险大。)
5、当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6、当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以下,此时平均线仍然保持持续下跌势态,还为卖出信号。
7、当价格趋势线走在平均线下,价格上升却并未突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亦是卖出信号。
8、当价格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亦为卖出信号。
对葛南威的理解:
①-④是买入信号,⑤-⑧是卖出信号,他们在技术形态上刚好相反的。下面分析一下①-④。
信号①:突破均线;信号③:回踩均线;信号②:破位修复;信号④:超跌反弹。
在行情发展过程中,一般常见的信号顺序应该是①③②④,这就是我在图片标注里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呢?一般低价区或者盘整区向上突破均线后,都会比较稳定,价格不容易出现破位。而当价格运行到高价区,出现分歧大的时候,容易出现深调,这个时候往往出现破位。
不同的技术入场点的优劣和操作策略的对比
二、均线组合分析
短周期均线对价格的变化比较敏感,而长周期均线就比较迟钝。价格变化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长短周期均线的交叉(金叉、死叉)、粘合、发散。这些信号对买卖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1.金叉与死叉
金叉:快线向上交叉慢线。死叉:快线向下交叉慢线。类似葛南威法则的向上突破与向下突破,但均线本身就是滞后的,所以交叉也是滞后的信号。
红圈是金叉,蓝圈是死叉,黑色圈是震荡的区间。基于均线的金叉死叉,适用于趋势行情,在震荡区间会出现很多错误信号。而金叉信号之前必然是价格突破均线,所以信号上滞后于葛南威入场点。
2.粘合与发散
均线粘合是多均线(一般是10日、20日、30日)靠近,往往出现在一段长时间调整的后期。长期调整之后,必然会选择一个方向走,所以均线粘合的随后就是均线发散。发散可分为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
图例,红色框就是均线粘合。粘合与发散,是从大的形态着手,选点上有点粗糙。建议在粘合的位置配合突破均线这个信号入场,在向上发散的位置配合回踩均线这个信号入场。
总结:
均线的技术信号,就那么几个:突破、回踩、破位修复。对不同时间周期的均线,这些技术信号的意义有不同。强势股做短线的方法,就是在早期回踩短周期均线入场。中线的做法,就是等待中长周期均线的突破、回踩等信号。
粘合发散,从大的技术形态着手,再配合葛南威法则入场就更好。粘合的后期,最好是承托于中长周期的均线(如时代新材),或者即将突破中长周期均线(如三一重工)。
均线系统适用于趋势行情,在震荡区间表现不好。那么从震荡区间过度到趋势,这个过程采取怎样的策略呢?这应该留着自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