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一个话题:指数出现暴跌之后,反弹的参与思路。
最近的市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指数大跌之后的反弹行情,这种特殊的行情节奏是很值得总结的。
第一:指数大跌之后,短线参与反弹,有哪几类思路?
第二:再进一步,市场有了站稳的信号,如果预期有一个反弹的区间,主流方向选择上的大致思路?
指数的大跌,也往往是一次洗牌的机会。
在经过指数大跌的释放后,市场的方向是如何选择?是前主流的持续,还是新板块的启动?该留意哪些指标和信号?
这是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一下本文所说的指数急跌指哪些。
这里我们提到的指数急跌,至少是有一个2%调整阴线的连续快速下跌。
比如最近的:
7.26-7.27
20年7.15-7.16
特殊情况是20年春节后突发的疫情利空,单日大跳空
这些都是典型的快速情绪释放式下跌,市场整体性下跌。
另一种则是波段式的主跌浪,下跌是复杂的、反复的过程,一般更流畅的连跌出现在下跌未端。
20年3.5—3.23
今年年初2.22-3.9
那么,第一个问题是,当出现第一种直接释放连跌,以及指数主跌末期连跌之后,参与反弹的思路?
要多插一句,上面所说的第一种下跌,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和案例一样就此反弹,第一类急跌有时候也会向第二种波段式下跌转变。
要做定性,必须是根据当时特殊条件,来动态观察的,比如前阵子下跌时,我给出的一些杀跌白马核心票,是否站稳的观察指标,以及,观察反弹之后的成色。
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指数还会不会继续跌",第一部分我们主要讨论的连续急跌出现之后,参与反弹的常规思路。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波段式主跌,急跌之后也是有反弹的,无非是反弹持续,还是下跌中继,对于超短来说,都在可参与的范畴内。
关于暴跌之后的反弹模板,在过去我们已经讲过不少。简单回顾下。
1、暴跌次日,如果指数直接高开,一般都有二次杀跌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一般低点是10:00附近或之后才出现。极少在早盘30分钟直接企稳的,因为早盘情绪往往纠结着高开,但高开又冲不上去,需要给他们留一些跳水时间。
比如:
2、暴跌次日,指数低开。
情况1:如果是下跌幅度非常大,之后继续恐慌跳空大低开(1%以上) ,有可能直接就反弹了,相当于开盘直接释放了情绪。
比如20年年初, 7%大跌次日继续跳空低开。
情况2:低开,但低开不够多,开盘就上涨。这种情况一般也会有二次杀跌低点。
7月28日这个v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
接着说参与思路。机会的分类,大概有几种:
1、大跌中逆势的板块和个股。
(1)活口高标弱转强接力
在过去的行情里面,暴跌次日,一个非常常见的超短寻龙思路是暴跌时,维持强势的活口张停票接力。
比如2020.7.17,市场高标弱转强的的南京公用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今年年初2月份由赛道股杀跌引起的大跌末端,是碳中和启动的时期。3月8日—3月9日市场大跌, 3月9日华银电力并不是板块里面最强的,早盘大长腿,尾盘甚至是跟随指数跳水炸板的。
但次日,在板块其他票走弱时,走势是超预期的,在早盘就迅速翻红,长腿板,在这个节点的弱转强是短线最喜欢的龙头。
前两次大跌,都走出了类似的超短龙头,但在最近7月28日的反弹中,短线连板龙头却是缺席的。
回看7月27日比较核心的连板票:
意华股份,前一天的空间板,次日反弹,反而没有任何溢价。
九鼎新材,在市场大跌时抗住分歧,也是半导体板块里面的一个妖股胚子,但在这次反弹中也是没有任何溢价。
归根结底,这跟市场的偏好有关系,这段时间以来,市场的核心赚钱效应在强趋势股、创业板票,在这种情况下,连板龙头的“必要性”就被减弱了。
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我们选择在预判反弹的节点去打板连板龙头,目的是上车共振反弹的短线核心。而短线的核心,并不一定是连板。这也是现在行情的不一样之处。
因此,这需要我们引入对强趋势股的观察。
(2)逆势的强趋势
回到7月27日,先看看当天的指数:
再看看储能板块里面,两个核心的强趋势,在下午指数跳水时的反应。拾荒网,专注短线技术技巧进阶。
百川股份,反复烂板回封,在尾盘终于扛不住炸板。
上能电气试图拉升,也跟随指数被动杀下来。
说明在大跌这天,储能板块是在试图逆势走强的,同时本身这两个标的也已经走出了强趋势,又是一个比较新的分支,因此在次日的标的选择之中,这是重点板块以及重点票。
2、前主流趋势板块的反弹。
如果在大跌之前,市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主流趋势板块,市场一个比较惯性的选择,是做此前主流高辨识度票的反弹。
并且,这个尝试反弹的效果,也将影响到,我们对于这个主流是否能继续延续的评价,我们后面再来聊这个问题。
2020年7月那一波:主流趋势板块,消费(当时免税最强) ,医药(cxo、疫情股为典型)
7月17日的反弹:免税,中国中免前一天跌停,次日是和高开快速涨停,随后继续走趋势。
英科医疗早上最低—7%,最高+7%,虽然最终不是特别成功,但对于一个大盘票来说波动也非常大。
康龙化成更强,基本没有调整,前一天市场大跌,冲高回落,次日的修复肉很大。
再看这一次。市场下跌前,趋势的主流无疑是锂电,半导体,光伏三剑客。反弹日,反弹振幅最大的.也是这几个板块中的核心票。
核心票的标准,无非是下跌前图形最强的。
光伏:金辰股份
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
光刻胶:晶瑞股份
锂电:融捷股份
上面所说的,并不一定是当天反弹最多的,但属于板块里面核心有辨识度的,如果认为要反弹,这些标的是能考虑的。
3、大跌之后的次新股
市场整体性大跌,次新股是一个很值得留意的方向。
第一、正常行情里,尤其是氛围比较好的时候,新股往往被超顶而失去博弈价值。而在指数连续大跌的环境下,往往开得不算高。如果恰好有质地很不错的品种,就是捡漏机会。
第二、反弹行情如果成立,尤其当下有无涨跌幅次新股的情况下,这是投机资金潜在的—个宣泄点。
看几个例子:
20年2.4玉和田
这个是还没有创业板注册制时的一个经典次新股案例,春节回来后指数暴跌,第三天就开板,沾上了疫情题材中的固废处理,走出了快速的连板,并且连板结束后继续走趋势。
20年7月份,大地熊、震有科技、力合微等。
比较特殊,当时受到中芯国际、寒武纪巨头上市影响,本身在一个调整周期内,新股的暴力行情延后了一天,新股反弹叠加指数反弹,同一批新股都是大赚的。
最近的7月28日,当天有3个新股上市,唯赛勃,润丰股份,霍普股份。其中润丰股份和霍普股份都是开盘就冲击临停。
不过最后,三个票都冲高回落。尤其是霍普股份坐了一波过山车,临停之后,最后收盘反而比开盘还低,次日还大低开。
这几个例子在日内并不算很成功,但至少提示了一种可能性,指数超跌反弹后无涨跌幅次新股是一个潜在方向。另外这几个例子也说明,有几个选择时,尽量选择与主流更加贴近的、有故事可讲的。
比如唯赛博是盐湖提锂产业链上的,润丰股份则与草甘滕大幅涨价相关,因此后续能走出持续性。而霍普股份则是纯情绪,同时价格太高,一旦没有资金接力,就回到原点。
第二个问题,如果预期接下来市场会反弹,方向选择上的基本思路。
无非有几大类情况:
a、前期主流继续延续
b、已经有趋势,但还没有成为核心主流的板块
c、低位新板块启动
1、首先抛出一个观点:回顾了近两年指数大跌后的板块切换,几乎没有此前没有异动,从超跌起来直接接力主流的。
即使最终走出来,也需要经过反复震荡。
比如:
20.7.17的环保,板块性异动
以及这一波的5G。
5g虽然逻辑比较顺,也走出了一定强度,但并不足以成为盘面主流,至少,需要赚钱效应的积累。
2、考虑前主流是否持续?
在判断新方向时,首先一个问题是,此前的主流结束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那么至少短期内,仍不能看空趋势。
有几点是值得观察的:
(1)市场此前是否有明显主流?
这是前提条件,至少已经形成了非常具备辨识度的赚钱效应,比如板块指数已经走出主升了,涨幅霸屏等。
(2)主动下跌,还是被动下跌(是否带领市场下跌的主力军)
这点也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板块是拖累指数下跌的元凶,还是由于其他板块的下跌,而被拖累的。
比如21年年初的下跌,核心下跌力量是赛道股。
代表下跌票,中远海控
如果本身就是这些票在拖累指数,那么这些票能够稳住就已经谢天谢地,而不能要求更多了。
而这一波的锂电则不一样:一直拖累指数的是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白马票新低,实际上三剑客的赚钱效应一直维持,是最终释放的时候才大跌。
(3)大跌之后反弹的成色。
我们在前面说到,在参与反弹初期时,一个直接的选项是趋势主线的反弹,而这个反弹最终的成色,将影响到对于主线持续性的判断。
一个核心观察指标:板块是否还能很轻松地批量出现新高票?
比如20年初的半导体。
在春节疫情消息出来之前,市场的绝对趋势主流是半导体。
春节期间,出现疫情的发酵,春节后第一天,大盘整体跌了7%,半导体板块指数直接跌停。
但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在这个时候如若预期反弹,想要抄底,其中一个直接选项,是此前最核心的主流。
而接下来,就是观察成色的时候:
可以看到北方华创、晶方科技、通富微电等等票,都非常轻松地新高,并没有出现滞涨说明其实强度依然很大。
再看看这一波的三剑客,是不是非常类似?
反例: 2020年7月大多数疫情股、消费股
反弹是有的,但是明显是滞涨的,说明其实至少短线是有些问题的。
3、最值得重点留意的一种情况:已经形成初步趋势持续性的板块,被大跌打断,如果继续走强,很值得继续留意
介于上面所说的两种情况,主流延续、完全新的东西接棒之间,一种其实更合理,更符合当下这个结构性强势市场的是,不绝对低位,已经走出了趋势性持续性的板块。
如果能够在反弹品种中穿越出来,很容易成为新的主线。
比如2020年7月的军工:
这不是一个新板块,也并不低位,此前已经有反复走强的痕迹。并且在7月20日(大跌的第二天),板块涨停潮。
虽然这个涨停潮在次日并没有持续,但观察点在指数的二次探底,板块指数没有新低,并又有突破的迹象。
最终走成了7月大跌后的主流之一。
核心光启技术,可以看到,也不是平地起高楼的,前面有小趋势铺垫,随后突破新高,开始主升。
再看另一个主线之一:疫苗
也并非一个绝对低位的板块,甚至说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板块了。但核心是,有异动,而并没有成为市场的明显主流,而是在默默加强。而这波指数下跌,反而是一个检验强度的机会。
同期指数。
穿越了市场调整,走出趋势新高持续性,是疫苗板块的领军者。
思考:站在当下的市场,目前第一波反弹的主线还是三剑客,接下来,如果有已经形成趋势,又不是明确主流的板块,能够走出一个分离确认,是否有机会成为新的主线呢?
标签: 选股技巧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