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价值趋势投资的新起点

拾荒网 买股 456
           

谈下自己对注册制的看法,早上刚起来没啥准备,随意说,大家有兴趣可以随便看看。上个月最重磅的消息就是注册制的落地,第二天市场剧烈波动。虽然最后走了深V,主板小跌0.19%,创业板涨0.6%,但全天上涨的股票不到六分之一,将近百股跌停,尤其是业绩差的,基本都是大跌,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这是创业板注册制消息落地的第一个交易日,对以后注册制正式落实施不能说明什么,也能说明什么,不能说明的是微观市场各股的走势,能说明是注册制实施后资金将更加趋从大成交量,未来有预期的价值趋势股,这是大势。每当资本市场有大的变革,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注册制的改革是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中间步骤,以后肯定会迈进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

今天主要说三点,一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重点,二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当前市场参与者的影响,三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未来投资的引导。三个点都很大,想到啥就说啥,大家有好的想法也可以留言一起探讨。

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重点

1、制度上要和科创板大体一致,防止制度套利。创业板注册制分为交易所审核问询、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两个环节,在注册程序、制度、审核监督、监管安排等方面总体与科创板保持一致。

2、创业板定位上与科创板互补,范围更广。创业板注册制定位于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体现出与科创板“硬科技”特色的差异化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上,在两年证券交易经验的同时,创业板新增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相比科创板50万元的门槛更加宽松。

3、上市条件明显放宽但有一定过渡期。创业板注册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支持已盈利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未盈利企业在改革实施一年以后可以申请上市。

4、健全退市机制,精准从快出清。创业板注册制将净利润连续亏损的退市指标调整为包括净利润、营收、市值等多因素在内的复合指标,从而实现对壳公司的精准快速出清,同时对存量公司退市设置一定过渡期。

从上面的四点来看创业板的推出是平稳的,成熟的。财务指标的放宽更是为了纳入更多的潜力创业公司,以后美团,拼多多,今日头条这样的伟大企业都有在国内上市的机会。大家要注意到这样的公司所属的行业,个人认为未来上市的主力军将是高科技公司,科技股的成长属性是最强的。

二、创业板注册制对当前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说说目前创业板注册制对市场影响比较有争论的地方。

创业板注册制是否会对市场流动性有冲击?当前市场又开始明显缩量了,每天的成交额6000亿左右,后面注册制的实施多多少少会对场内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应该不会太明显,这里可以参考科创板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2019年7月至今,科创板共报审了250家企业,其中114家在审,99家已上市交易,过会率为94%,平均首发募集资金高达12亿元,这与其“硬科技”属性密切相关;同期创业板42家公司发行上市,平均首发募集资金5.4亿。预计创业板注册制在发行节奏上会略微加快,但考虑到平均募资规模较小,同时当前宽松的流动性导致追求高收益的打新资金供给充足,预计创业板注册制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将明显小于科创板开板初期。

其次在看看注册制对上市主体,市场参与者的要求:

1、从上市条件看,创业板上市的财务门槛相对更高。与科创板的思路类似,创业板改革也贯彻了丰富标准包容性、淡化盈利性要求的思路,提出了三套上市标准。但是,一方面创业板第二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是科创板上市标准的子集,科创板企业有更多标准可供选择;另一方面创业板第三套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本身比科创板在相同收入条件下对市值的要求更高,且根据征求意见稿,创业板的这一无需盈利的条款目前还要暂缓一年执行。综合来看,创业板上市的财务门槛相对科创板略高一些。

2、从投资门槛看,创业板门槛相对更低。推行注册制会对投资者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次改革提出“增量投资者资产不低于10万元,A股交易经验满24个月”,相较于科创板的“个人投资者资产不低于50万元,A股交易经验满24个月”,创业板的门槛略低。

3、从跟投制度看,创业板对跟投机制进行了优化。征求意见稿提出仅对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高价发行企业实施强制跟投,相较于科创板的“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创业板跟投范围有所缩小。

上面第一条是对上市主体的要求,第二条是对市场参与者的要求,也是对我们韭菜的要求,很明显比科创板的门槛低很多,科创板50万元的门槛应该难住了不少英雄好汉,创业板注册制应该8成以上的个人投资者都能参与,第三条就是对券商的要求,防范财务造假,督促保荐机构尽职尽责。

最后说说对当前市场参与者的影响,放宽涨跌停限制有助于抑制市场炒作、加速优胜劣汰。

根据深交所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深交所对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的限制对标科创板,即第六个交易日开始、±20%的涨跌幅限制。实际上,科创板开板以来,99个公司合计11141个交易日中仅出现过46次涨停板和36次跌停板,平均每个科创板公司上市以来触发涨跌停限制不足一次,触发概率仅0.74%。目前游资在创业板的“打板”策略往往依赖于10%的涨停板上个股有价无量、流动性丧失,从而吸引散户跟风盘、同时减少自身资金消耗,根据科创板经验,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会明显增加个股炒作难度,打板失败后也将面临更大的损失,导致纯粹的主题/概念炒作热度降低,加速存量市场优胜劣汰。中长期来看,注册制对交易制度的放宽也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更高的定价权。说的简单直白点就是以后打板很难,玩概念也很难,打的板如果没有了溢价,就不会有人打了。游资时代情绪投机(尤其是纯概念投机)的玩法已在科创板消失,可以预期情绪投机的时代将逐渐落幕,未来的A股市场将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注重价值投资。

三、创业板注册制对未来投资的引导

这个点非常大,不好说,那就随意说。首先说一下最根本的东西,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将是价值趋势投资的新起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价值的企业,在注册制的背景下,不仅不会减少流动性,反而会增加流动性,增加的流动性就来自于那些基本面差的企业,这类企业将会逐渐被边缘化,沦为仙股,永世不得翻身。那该如何投资了?大家可以参考这样的观点,注册制是走向成熟市场最重要的一步,是为了向成熟的资本市场靠拢,那我们就先去看成熟资本市场的最大明星股,国外企业就是苹果、特斯拉一个是大科技领域、一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两点都是目前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当然值得重视。国内的就是腾讯、阿里、今日头条等,这些企业都是颠覆行业格局的巨头,目前能被颠覆的行业肯定不是传统的行业,必定是新兴行业。关于投资,白酒、地产、医药等老价值投资路线在注册制影响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将会更加的注重估值,资源和流动性将会更加的集中于头部企业。最后说一个最简单和实用的观点,注册制实施后,不知道怎么买,那就投资成交量最大和价格最高的个股,当然明白人肯定知道我说的不是茅台,行业就得靠你自己去选择了,战略上看对了,战术上就错不了。在补充一个最重要的,注册制下,我们该澎湃还是得澎湃起来。

标签: 炒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