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仙股”闪崩对股票市场的启示

拾荒网 300 0

  2017年6月27日,香港证券市场出现了多只“仙股”暴跌闪崩的市场现象。尽管它发生在香港市场,但我们研究认为,随着深港通、沪港通的对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充分认识垃圾股的投资风险。

  市场观察发现,6月27日午市收盘之前,多只港交所上市股票突然急速下挫,股价“腰斩”的不在少数。下午交易时段,这些股票毫无恢复元气的迹象,直到16时收盘,有10家主板上市公司和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幅在50%以上。其中,中国集成控股(01027.HK)暴跌94.29%,汉华专业服务(08193.HK)暴跌93.40%,联旺集团(08217.HK)、汇隆控股(08121.HK)美捷汇控股(01389.HK)重挫80%以上。隽泰控股(00630.HK)、中国钱包(00802.HK)、品质国际(00243.HK)、财讯传媒(00205.HK)、中国投融资(01226.HK)等跌幅在50%以上。

表1:中国集成控股与汉化专业服务6月27日走势情况

  对比A股情况来看,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为新都退(000033.SZ),其自今年4月29至6月28日,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跌幅在86%,但在香港市场,仙股用了半天就完成了,甚至超越。这反映出两地交易规则的不同,但这也充分显示出一个市场现象,即垃圾股的风险迟早会体现。

  研究发现,仙股之说,最初源于香港的股市,是特别指市值跌至1元以下的股票,在英语中被称为penny stock 。“仙”(仙:cent)的音译是香港人对英语“cent”(分)的译音。仙股就是指其价格已经低于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为计价单位的股票。在美国股市上,如果股票的价格长期低于某一价格就会被摘牌。毫股与仙股意义相同,香港、大陆习惯称为仙股,美国习惯称为毫股。

  从中国A股市场来看,股票跌破1元的时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重跌后,市场多次政策救市或市场缺少理性投资所致。如果以收盘价低于1元作为判定的标准,自2004年12月30日*ST达曼(600788,SH)以0.96元跌停价成为A股市场第一只“仙股”以来,共有16只股票沦落为 “仙股”;2006年8月29日,S*ST精密(600092,SZ)在之前的交易日盘中跌破1元面值之后,当日以0.95元的跌停价报收,宣告成“仙”。

  和信研究认为,香港市场昨日的“仙股”闪崩,对于投资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而言需要警示的是远离垃圾股。我们研究发现,昨日“仙股”重挫的同时,成长与业绩股则出现上涨,比如腾讯控股等。反观到A股市场,今年以来许多股票出现了破位上海综指2638点的品种,而一些绩优股票则反而越走越强。这充分显示了中国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过程中的变化。即市场差异化、股价分化的未来趋势已经确立。

  对于绩差垃圾股,我们研究认为未来须回避。那么什么是绩差垃圾股呢?我们认为下述一些市场因素特征可作为参考。

表2:具有绩差垃圾股特征的一些因素

  总体来看,中国股票市场运行近30年,在这个过程中,绩差垃圾股的退市量并不大,其主要与市场当时环境、政策救市、市场规则执行等因素相关,也可以说并未完全充分体现其风险股价的运行。目前香港市场“仙股”的闪崩暴跌,为A股市场的垃圾股敲响了警钟,尽管交易规则不同,但“买者自负”的市场规则可能将深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市场化与法律化的进程推进,未来绩差垃圾股的风险或将不断体现,退市、股价下落等绝非香港、美国等市场的专利。因此,对于未来A股市场的投资需要回避绩差垃圾股,树立理性的投资理念。拾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