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扎特—价投散户十年的知与行(完整版)

拾荒网 1311 0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投资经历,还有投资过程当中的一些感悟。首先感谢我们的主持人,也感谢大湾区俱乐部的组织者之一——海涛兄,还有咱们大湾区价投群很多的分享的朋友,还有做幕后工作的一些朋友,有大家的默默努力,我们这个群才会越办越好,我在咱们群里也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今天的分享,都是我这些年投资当中的一些点滴的感悟,这些感悟可能比较碎片化一些,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在这个报告完了之后,咱们可以继续讨论。

前言:06-19年个人投资经历简介。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雪球ID是胖扎特,我是06年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的,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我在14年之前主要是业余做投资,14年之后开始专职做股票投资。收益率呢,我很难去做一个非常精确的统计,因为中间有很多的资金要抽出来买房子、买车什么的,都要从股市的钱里面出。大概上,这十几年下来,我整个前前后后投入的钱,到现在有30几倍的收益。

我最初进入股市有点机缘巧合,买股票也买的有点稀里糊涂,然后赚钱赚的比较幸运,在大盘3000多点的时候就卖了,其实等于踏空了后面一半儿的牛市,不过也算是幸运的,躲过了08年的那种暴跌。

这块儿经历我就不具体展开了,因为运气成分更多一些,只是说在07年的牛市特别火爆的时候,那种经历啊,给我的影响是挺深刻的。那个时候,上了年纪的人还很少在家里面,坐在电脑前面或者说用手机下单的方式进行炒股,那时候大部分人还是在营业厅里面买股票,那种气氛,可能现在已经很难去重现当年的那种火热了,包括当时开户的那种盛况,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去这个营业厅,开户的人从营业大厅里面一直排到院子里,再排到马路上,天气很热,人很多,就是那种气氛,可能也是促使我当时做出一种清仓决定的一个因素。

我唯一的一次全部清仓,也是那一次,后来我从来没有在股市中清仓过,我最低的仓位至少是50%,我这个人是不太会去预测点数的,不会去预测短期股市的走势,我基本上还是一个比较专注于基本面的一个投资者。

我在08年底的时候,结束了我在德国的学业回到了中国。那个时候,我也重新回到了市场,当时市场也是非常低迷的,我在建仓的过程当中也经历了十连阴,大概是过年的前后,那应该也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也比较少见的一种情况吧。那段时间,实际上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我挺喜欢在这种市场连续狂跌的时候建我的仓位。

当时主要的仓位是银行、保险、万科、万科B,当时万科B也很便宜,四块港币左右,然后还买了茅台,茅台其实对我后来的投资来说,不论是对我的收益率的贡献,还是对我个人对股票投资的认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股票。

2007年卖出股票踏空之后,我读了很多价值投资类的书,我从投资开始基本上就是遵循价值投资这条路。我当时记得特别清楚,我第一次看的是《聪明的投资者》,那是一个老的版本,是一个PDF的文件,里面写了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你在做别人都在做的、显而易见的事情,那你一定赚不到钱”,我觉得这句话对我来说,可能是我今后投资路上的一个指引吧,对我影响很大的一句话。所以说,我一般都会在市场情绪非常差的时候,大举建立我的仓位,包括09年我当时买的银行,有深发展,就是现在的平安银行,还有浦发银行。

深发展当时因为它要撇清90年代的坏账,当时深发展的主导人是新桥,新桥主要想寻求一个退出机制,所以它要把之前九几年的坏账都全部都撇掉,导致了它当年的净利润大概跌了70%。 浦发银行情况是这样的,其实浦发银行当时的业绩快报,是两块多的利润,然后呢,它的股价可能也就十一二块钱,然后因为市场传言他买了雷曼债,所以浦发银行的股价也暴跌了。但是后来发现浦发银行买入雷曼债的规模只有五六十万美金,那对于浦发银行这种体量来说,这基本上和没有也差不多,但市场并不买账,所以呢,就给了我一些捡漏的机会。

茅台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茅台是我当时所有吃过里面最贵的一只,它当时动态的市盈率将近30倍,就是100出头的时候,我当时是因为看了它的年报。后来唐朝老师写了一本书——教人读财报,它里面也提到过你如果想读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一定要从茅台的年报读起。

当然,现在茅台有财务公司了,所以说年报相对就复杂一些,但是当时08年底09年初那段时间,茅台没有这个财务公司,你看它财务报表当中很多都是空的。所以非常好读的一份财报,而且业绩也非常的好,毛利率、ROE都非常的高。

加上当时他的产品在整个市场来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茅台新的产品基地在建设,五年之内肯定产能会翻番的,如果再加上茅台一两次提价这样的预期的话,当时我认为20多倍的市盈率还不算贵,所以优秀的企业,我愿意多等三年五年的时间。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真的到了茅台产能翻番之后,也提价了之后,我猜中了开始,但我没有猜中结局哈,后来又来了三公消费的问题了,所以茅台的股价又跌下来了,那是后话了。

但是就是300股茅台,那时候我的钱很少,我最初10万块钱进入股市,09年的时候就是那波牛市,我的资金大概到了30万左右。当时我买了300股的茅台,其实也超过了我的10%的持仓量了,因为我当时奉行的是低估分散不深入的投资策略,所以说茅台当时仓位已经不低了,这300股在后来的大跌当中,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就是茅台单支股票的这个盈利,覆盖掉了我在其他股票上的亏损。

我在09年末的时候,股市又上3000点的时候,当时我记得各大财经媒体,包括股评人,一致的口径是认为股市肯定会破4000的。但是我当时因为回国之后做一些给小微企业服务的具体工作,那我的客户包括制造业的、外贸的一些企业,其实日子是非常难过的,所以我的感觉是经济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恢复到之前的那种状态,所以我在09年底10年初,上证指数超过3000点之后,我就减了一半的仓位,本来这个操作其实还是可以的,但是后来股市跌到2700的时候,我就开始加仓了,到2500的时候就加满了。

加完之后呢,就是漫长的等待,10年到13年其实是非常难熬的,这几年,当时我算了算我A股的收益率,四年的收益率不到10%,当时那个年代,不要说信托产品动辄13%的这种年利率,就是余额宝都有7%的年利率,我当时四年挣了不到10%,可以说是非常失败了。

大概的转机是出现在14年,当时我生意上也出现了一些改变,就是我们很多给企业服务的项目,其实原来都是一些行政审批类的项目,这些项目后来就取消掉了,那我就把准备好的一些资金就投到股市上去了,当时准备要投100万,结果投了50万进去之后,就是2014年7月份之后股市就涨起来了,所以我也没有继续的投,剩下的钱我就打新股了。

14年我在最后三个月的时间,我的市值大概是翻了一番,那是我第一次一年之内在股市的盈利超100万,对我来说,其实那几个月在我投资生涯当中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时间段,对我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

15年就比较惨啦,15年刚开始中小创疯狂的上涨,然后我手里全是大蓝筹,基本都没怎么动,当时对于中小创的高估,我也是非常的担心的,包括当时我记得雪球嘉年华上Sosme 先生说了一句话,他说现在很多人在讨论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的时候,那个估值跟现在中小创的估值到底哪个贵。他说其实你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了中小创的估值已经很贵了,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

但是当时手里拿的还是大蓝筹,我只是把一些仓位里非常小的、盈利也相对比较多的,比如说苏宁就卖掉了,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也卖了,但是大仓位的银行、白酒、保险、地产,我当时都没有动的。一方面呢,有种侥幸心理吧,就是因为07年那一波儿踏空,其实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大家可能会认为这个中小创涨一波之后,最后一波会有大蓝筹来拉起来,到了那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获利了结的一个时间点,当时股市的点数大概是5000多点吧,当时都普遍认为不破前高,都不应该算是一个牛市。

因为我当时大的重仓股都是没有动的,所以后来损失还是挺大的,然后我在国家队来救市之后,很多的银行股和它的这个H股差价特别的大,我记得民生银行当时的差价有50%多,然后我当时自作聪明就把A股这个银行股卖掉了,然后都换成H股的银行股,我是等份额换了,就是1万股就换一万股,不是等金额换,这样又掏出了大概几十万的现金吧,是作为防守。但是,为什么说自作聪明呢,后来你发现其实港股跌起来一点儿也不比A股跌的少。

其实最后救命的是什么呢,就是15年我之所以没有特别大的损失,是因为我参与了分级A的买卖。当时分级A大概是普遍是七毛多钱的时候,特别是有一天分级A全部都跌停了,因为当时大家认为这个分级A无法对付这种情况,但是第二天实际上各大基金公司就拿出上千亿来买自己公司旗下的这种分级基金的产品,就是提供流动性,当时市场的反应稍微有点儿慢,我就买了很多的分级A。

分级A当时操作了两拨儿,一波涨到八毛多,然后中间我还参与了几个分级A的这个下折,然后我就卖掉了,卖掉之后又跌回来,我又买了一次,就大概操作两次分级A,分级A的盈利加上当时在邮币卡市场上打新的一部分盈利,就把我15年在A股实际上的亏损基本上就填平了,所以15年没有实质性的亏损。

16年是我比较舒服的一年,就是因为熔断,那几天我是拼命的买了很多的贵州茅台。买入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当时贵州茅台零售端的动销已经非常的好了,当时我们得到的情况是很多的经销商都已经断货了,在过年的期间,它的这个包装车间、生产线等很多的休假都已经取消了。其实很明显,说明这个行业在复苏啊,这个企业在复苏,但是实际上市场并没有反应出来。当时我贵州茅台的仓位已经超过20%了,由于仓位限制,就没有继续买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

16年其实行情就开始分化了,16年17年是大蓝筹的行情,16年我整个的盈利是70%多,17年就更多了。因为16年下半年开始,我把地产的仓位都换成融创了,我之前地产仓位是万科,经历了万科b转H,那时候我学则了现金,都用来买了万科A。但是16年的时候,因为遇到了宝能的这个事件,它之前有收购南玻A的一些污点,他对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是清洗式的管理方式。

如果宝能真的控股了万科之后,我对万科的前途产生了很大的担忧,所以我当时就在万科停牌结束打开跌停板之后,我就把万科全部清掉了,换成了融创。那个时候融创才四块多钱,但是我主力的仓位一部分是在六块多,还有一部分是17年融创的业绩会之后,大概12块钱的时候建的仓位。所以说我的成本没有四块多那么低。

随着对融创的了解,我就把其它的股票都卖掉了,换成融创了。当然现在看,其实有些股票也是错过啦,主要是研究不深,比如说万华、海螺、福耀玻璃等,我都换成融创了。17年我大概是盈利200%,就是市值翻了三倍,如果说没有17年末融创的配股,(17年底的)可能市值会更高。

18年可能是我投资生涯以来最受挫折的一年吧,因为大部分仓位都集中在融创身上,融创的回撤又特别的大,我大概是30%的浮亏,无论是这个浮亏回撤的这个幅度,还是说浮亏的这个金额,都创了我投资生涯之最。

然后就是19年了,从18年底到现在慢慢有所反弹,融创已经创了新高了,之前因为我在18买了新房子又买了车,我当时撤出了一部分资金,所以我现在股票的市值其实还没有17年10月份那时候高。

这就是我大概的投资经历。

我今天的分享,第一部分是关于价值投资的一些流派,就是不同的流派的介绍和主要工具的一些探讨;第二部分,就是我在投资过程当中,我个人风格的一些演化,包括在投资当中我个人遇到的很多问题,我通过其它学科的思维框架和思维工具来解答我在投投资当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部分就是我个人投资的原则,基本上是简述啊,这个原则也是根据第二部分衍生出来的东西;第四部分就是11年12年之后,我个人投资形成了两条主要的逻辑主线,一条就是消费升级的主线,另外一条就是降速甜点的主线。

标签: 炒股技巧